初中語文課內(nèi)外古詩詞賞析
七年級上冊觀滄海(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譯文】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那蒼茫的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秋風吹動樹木發(fā)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涌著巨大的海浪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fā)出的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chǎn)生出來的我很高興,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志向主題】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xiàn)了開闊的胸襟,抒發(fā)了統(tǒng)一中原、建功立業(yè)的抱負寫法】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詩歌句句寫景,句句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與自己的雄心壯志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通過虛寫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氣勢宏偉,而且做到了情理結(jié)合2.意境開闊,氣勢雄渾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譯文】樹上楊花落盡,杜鵑在不停地啼叫,聽說你被貶到龍標去了,一路上要經(jīng)過五溪讓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吧,伴隨著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主題】這是一首七言絕句,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借明月來表達對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對友人的關(guān)切、安慰之情。
寫法】1.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詩人寫景,獨取漂泊不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guī),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切合當時情境,雖不著悲痛之語,而悲痛之意自現(xiàn)2.豐富的想象,變抽象為形象3.想象奇特,將月亮人格化,無知無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這體現(xiàn)了李白浪漫主義風格,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的牽掛和痛惜之情次北固山下(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譯文】彎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外,小船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走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海上的太陽在殘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舊年未盡時已至寄出去的家信不知該怎樣寄回家鄉(xiāng),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主題】這是一首五言律詩,詩人即景抒情,細致地描繪了長江下游開闊秀麗的早春景色,抒發(fā)了旅途中的思鄉(xiāng)之情寫法】寓情于景,景中含理海日生于殘夜,驅(qū)盡黑暗,江上景物呈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力量天凈沙·秋思(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譯文】枯藤纏繞著老樹,樹枝上棲息著黃昏時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
在古老荒涼的道路上,秋風蕭瑟,一匹疲憊的瘦馬馱著我前行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極度憂傷的旅人還漂泊在天涯主題】這首小令描繪了一幅蒼茫蕭瑟的夕照秋景圖,表達了游子長期漂泊異鄉(xiāng)的凄苦、惆悵之情寫法】1.對比映襯作者將許多相對獨立的事物同時納入一個畫面之中,從而形成動與靜、明與暗、背景與主體的相互映襯2.情景交融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譯文】峨眉山上,半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山頭,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從清溪出發(fā)奔向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主題】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依戀家鄉(xiāng)山水的詩,寫詩人在舟中所見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懸著半輪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動著月亮映影首句是仰望,寫靜態(tài)之景;次句是俯視,寫動態(tài)之景第三句寫出發(fā)和前往的地點,第四句寫思念友人之情寫法】連用五個地名,精巧地點出行程,既有“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豪邁,也有思鄉(xiāng)的情懷,語言流轉(zhuǎn)自然?江南逢李龜年(杜甫)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wù)墙虾蔑L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譯文】岐王府邸里時常相見,崔九堂前您的音樂多次聽聞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風景,在落花時節(jié)又重逢李君主題】前二句是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寄寓著詩人對開元初年鼎盛的眷懷之情;后兩句是對國事凋零、藝人顛沛流離的感慨。
寫法】全詩語言極平易,而含意極深遠,包含著非常豐富的社會生活內(nèi)容,表達了時世凋零喪亂與人生凄涼飄零之感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yīng)傍戰(zhàn)場開譯文】勉強地想要按照習俗去登高飲酒,卻沒有像王弘那樣的人把酒送來我在遠方想念長安故園中的菊花,這時應(yīng)正寂寞地在戰(zhàn)場旁邊盛開主題】此詩以重陽登高為題,表達的不是一般的節(jié)日思鄉(xiāng),而是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zhàn)亂中人民疾苦的深深關(guān)切寫法】從行文思路上看,這首詩由欲登高而引出無人送酒的聯(lián)想,第二句化用陶淵明的典故,又由無人送酒遙想故園之菊,復(fù)由故園之菊而慨嘆故園為戰(zhàn)場,蟬聯(lián)而下,猶如彈丸脫手,圓美流轉(zhuǎn)全詩語言樸實,構(gòu)思精巧,情韻無限,是一首言簡意深、耐人尋味的抒情佳作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譯文】回樂烽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惹得出征的將士一夜都在思念家鄉(xiāng)主題】這是一首抒寫戍邊將士鄉(xiāng)情的詩作,從多角度描繪了戍邊將士濃烈的鄉(xiāng)思和滿心的哀愁之情寫法】這首詩語言優(yōu)美,節(jié)奏平緩,寓情于景,以景寫情,寫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感人肺腑秋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譯文】自古以來,騷人墨客都悲嘆秋天蕭條,我卻說秋天遠遠勝過春天秋日晴空萬里,一只仙鶴排開云層扶搖直上,便引發(fā)我的詩情飛上云霄主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tǒng),贊頌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黃鶴直沖云霄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奮發(fā)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寫法】全詩氣勢雄渾,意境壯麗,融情、景、理于一爐,表現(xiàn)出的高揚精神和開闊胸襟秋日勝春朝”,用對比手法,熱情贊美秋天,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更勝過一籌,這是對自古以來那種悲秋的論調(diào)的有力否定夜雨寄北(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秋漲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譯文】你問我回家的日期,歸期難定,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已漲滿秋池什么時候我才能回到家鄉(xiāng),在西窗下我們一邊剪燭一邊談心,那時我再對你說說,今晚在巴山作客聽著綿綿夜雨,我是多么思念你!【主題】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huán)境的抒寫,闡發(fā)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思念后兩句即設(shè)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寫法】三、四句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譯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xiāng)村里,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守衛(wèi)邊疆深夜里,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zhàn)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主題】以“癡情化夢”的手法,深沉地表達了作者收復(fù)國土、報效祖國的壯志和那種“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讀者展示了詩人的一片赤膽忠心寫法】三四句虛實結(jié)合,由自然界的風雨又想到國家的風雨飄搖,由國家的風雨飄搖自然又會聯(lián)想到戰(zhàn)爭的風云、壯年的軍旅生活潼關(guān)(譚嗣同)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guān)不解平譯文】千年的高云聚集在這座雄關(guān)之上,陣陣秋風吹散了“得得”的馬蹄聲滔滔的黃河與遼闊的原野還嫌不夠舒展,從華山進入潼關(guān)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主題】此詩以雄健豪放的筆觸描繪了潼關(guān)一帶山河的雄偉壯闊,折射出詩人一種沖決一切羅網(wǎng)、昂揚進取的心態(tài)寫法】全詩豪邁奔放,寫景與言情巧妙結(jié)合,含蓄又生動竹里館(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譯文】我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沒人知道我在竹林深處,只有明月相伴,靜靜照耀主題】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閑生活,表現(xiàn)了隱者閑適的生活情趣,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境。
寫法】全詩遣詞造句簡樸清麗,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達到“詩中有畫”的高超境界???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情譯文】是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中,飄滿洛陽古城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xiāng)的深情?【主題】這首詩通過客居洛陽城的夜間聞笛聲的細膩描寫,引發(fā)了詩人無限的思鄉(xiāng)之情寫法】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合理運用想象和夸張,條理通暢,感情真摯,余韻無窮???逢入京使(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譯文】向東遙望長安家園,路途遙遠,滿面淚水沾濕了衣袖,擦都擦不干在馬上匆匆相逢,想要寫封信卻沒有紙和筆,煩勞您給我的家人捎個口信報個平安主題】這首詩描寫了詩人遠涉邊塞,逢回京使者,托帶平安口信安慰家人的典型場面,抒發(fā)了詩人報國和親情難以兩全,以及思念親人又不愿讓親人掛念的復(fù)雜情感寫法】這首詩不假雕琢,脫口而成,感情真摯,在平易中顯出豐富的詩韻,深入人心、膾炙人口晚春(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譯文】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它們費盡心思紛紛爭奇斗艷。
楊花榆莢沒有百花的芬芳,只知道飄散在空中如雪花般盡情飛舞主題】這首詩運用擬人的手法,詩人通過花草樹木的角度抒寫了對春天的留戀之情,表達了詩人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積極向上的情懷寫法】這首詩平中翻新,頗富奇趣,還在于詩中擬人化手法的奇妙運用,糅人與花于一體草木”本屬無情物,竟然能“知”能“解”還能“斗”,而且還有“才思”高下有無之分想象之奇,實為詩中所罕見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讀者大可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毫無羈絆的大膽想象,使人思之無窮,味之不盡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譯文】向前看不到古代的賢君,向后望不到明主想到天地之廣闊,歷史之久遠,唯有我啊,獨自悲傷,凄涼地眼淚橫流!【主題】本詩以慷慨悲涼的調(diào)子,表現(xiàn)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表達了在亙古不變的時空中,生命短暫、時不我待的事理悲情寫法】整首詩通過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現(xiàn)手法,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具有蒼涼悲壯的感情基調(diào)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譯文】泰山到底怎么樣呢?泰山橫跨齊魯,青色的峰巒連綿不斷大自然將神奇和秀麗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兩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層云生起,使心胸震蕩,張大眼睛遠望飛鳥歸林當?shù)巧咸┥降捻敺?,俯瞰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主題】這首詩詩人從不同角度描繪了泰山的高峻雄奇,熱情贊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色,流露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體現(xiàn)了詩人青年時代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寫法】這首詩寫景很有特色1)寫景富有層次,從遠望到近望,到細望寫出泰山的高大雄偉,神奇秀麗,抒發(fā)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2)虛實相生,“造化鐘神秀”是虛寫,“陰陽割昏曉”是實寫,寫出泰山的高大雄偉,神奇秀麗3)烘托手法,以齊魯大地來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參天聳立的形象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譯文】飛來峰頂上應(yīng)天塔高入云端,聽說在雞鳴時分可見旭日東升不怕浮云遮住視線,只因為身在塔的最高層上主題】這是一首七言絕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