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建筑/施工 > 電氣安裝工程
搜柄,搜必應! 快速導航 | 使用教程

佛家宗派禪宗

文檔格式:WPS| 16 頁|大小 64.50KB|積分 9.6|2024-12-15 發(fā)布|文檔ID:253407825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1 / 16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下載文檔
  • 版權提示
  • 文本預覽
  • 常見問題
  • 佛家宗派禪宗佛家宗派禪宗55、介紹禪宗、介紹禪宗(1)禪宗的特點)禪宗的特點 問:禪宗的特點請幫忙總結幾條答:直接、率真直接卻無直接相,直接到讓人誤以為內藏玄機的程度率真并不是無知,率真得讓機謀聰明之人難測其玄妙2)什么叫如來禪?什么叫祖師禪?)什么叫如來禪?什么叫祖師禪?問:請教一個問題:什么叫祖師禪?能講的細一些嗎!答:祖師的山門:香嚴智閑禪師聞竹聲悟道后,乃有頌曰: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溈山知道后,對仰山慧寂說:“此子徹也仰山說:“此是心機意識,著述得成待我親自勘過仰山見到香嚴,說:“和尚贊嘆師弟發(fā)明大事,你試說看?”香嚴舉說前頌仰山說:“此是夙習,記持而成若有正悟,別更說看?”香嚴又成頌曰: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仰山說:“如來禪,許師弟會祖師禪,未夢見在香嚴禪師又做了一頌: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仰山聽了,回去報給溈山:“且喜閑師弟會祖師禪也從上面這個公案可以看出: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此頌連如來禪也算不上,更不用說祖師禪了。

    此頌的意思是:聽到擊竹之聲,突然能所雙忘,?。≡瓉砦虻啦⒉皇菑男扌械脕韯尤輷P古路”句:“動容”指的是揚眉瞬目,當然是指悟后的揚眉瞬目揚”是揚棄,拋棄、丟掉的意思古路”指過去的路子,有二義:一是指過去自己揚眉瞬目、說話做事的路子(未離妄執(zhí));一是指古人悟道的路子(他吃飯我不能飽)在自己的揚眉瞬目、說話做事之時,這二者都要揚棄不墮悄然機”,意思是:也不以“悄然”為究竟說到威儀,都是有聲有色的,而這種“威儀”卻在聲色之外,因為它“處處無蹤跡”,它無相啊諸方的通達之人、悟道之人,都說它是“上上機”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此頌不會祖師禪,卻算得上會如來禪貧,即一無所有,喻掃掉妄執(zhí)錐,就是指的前頌里的“上上機”還有這個在,慢說祖師禪,就連如來禪也未會得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到這里,言語道斷,卻不妨說東說西;心行處滅,也無礙打風打雨在下已無法下口,只將頌里的詞義所指說一下吧:沙彌,是指仰山若人不會,別喚沙彌意即:你要是還不領會,就別喚做“沙彌慧寂”了末了,問曰:這里的“一機”和前面的“上上機”相去多少?答:黃鶴樓前鸚鵡洲問:什么意思?答:會者不差毫厘,不會者天地懸隔。

    問:如來的山門是什么?請慈悲開蒙!答:十方無壁落,四周也無門3)疑情)疑情問:古人云:“百尺桿頭更進步,十方世界現(xiàn)全身這是指親證自心實相無我無人,真實體會到寂滅本性遍滿虛空,還是指十方世界種種景象無非是見,乃自心見性所現(xiàn)?答:您正在起疑情參它,我若多嘴講道理,豈不是塞您悟門么!您若不參它了,我倒可多幾句嘴問:末學并未到百尺桿頭,本不該參這個答:若真能在此起疑情,這個也可參問:只是如今已是如刺在喉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了答:若真如此,便是疑情問:修心中心法的人起了大疑情怎么辦呢?是極力參究下去呢?還是把疑情當做普通妄想“呸”了了事?答:能“呸”掉的只是妄念若真是大疑情,便非一“呸”能掉若能“呸”掉,那還是妄念,并非真的就是疑情4)參話頭)參話頭問:“悟后重疑,大參即重疑求老師說說這疑與參答:“疑”是起疑情,“參”是參話頭這是宋以后禪宗的典型修法呀問:老師,他是說悟后(破本參后)的疑或參??!答:倘若還有個“悟”在,那就這么大疑大參可也5)禪宗三關)禪宗三關問:老師啊,我莫名其妙地不踏實答:見惑的微細處并未徹斷見惑所致問:如果這樣,就不能算破初關嗎?答:破初關者,已無“關”的痕跡著在心頭只是至此并不算完,所以有向后的“重關”“牢關”之說。

    若是用思維計度心研究三關,盡管說得頭頭是道,充其量只能算作世間學問的一種禪學,而并非禪宗問:問個傻問題:徹斷見惑,以何為征?答: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兩人相逢,覿面相呈,可以互知問:無師在身邊,自己如何了知三關呢?答:您雖未破初關,但已很有希望別把“三關”埂在心頭,踏實行去,久久觸機遇緣,剎那打破疑團,慢說“初關”,即“三關”也了無痕跡,覓關了不可得,是名“破初關”此處有兩個歧途:(1)感到前途渺茫,生退屈心雖認為自己不是頓悟的根器,但還總不大甘心,認為別人更不行盡管人前先稱自己不行,但總透出“你更不行”之意發(fā)展到極端,便會自覺不自覺地否定佛法的無上乘這種人若有福報,他說話若能夠強制大家執(zhí)行,佛法最珍貴的內核解脫道,就會泯滅2)自認已證菩提,生我慢心這未必全是瞞人,更多的是為了瞞己盡管人前振振有辭,他一個人呆著的時候還是感到“足下虛虛的”但若無“人前振振有辭”,會更覺“足下虛虛”若遇同類,便會互相吹捧,最終導致“狂禪”這種人若無福報,“狂禪”非禪,發(fā)狂而已,也害不了人若有福報,入魔有份不走這兩個歧途,也并非“忍一忍”就不用修行了,此時正須修行啊!老人當年跟我說了“忍一忍”之后,又抽另外的時間給我詳細地講解“觀照”。

    現(xiàn)在我在壇子上時不時地說“觀照三步”、“不睬它”等等,都不出老人所講的內容后來再看老人的書,這些內容書里都有啊!問:來果禪師自行錄“透牢關”中說“牢關正在虛空外,出虛空,即出牢關這里“虛空”怎么理解?答:這虛空未離“一切諸佛眾生”啊類如一切諸佛眾生,未出虛空一步,牢關正在虛空外出虛空,即出牢關足可以虛空為關誰個能出此關?只有參禪人,不勞寸步,能出此關無疑問:老師,如何是“不勞寸步,即出此關”?答:本來如是,當下現(xiàn)成,自然是不勞寸步問:即使出得虛空出得牢關,也出不得他的手心啊答:至此祖師所設的關鍵,將難關住你了問:哈哈,老師不可雪上更加霜啊答:果然瞞你不得問:直到云起時也不疑青天,那便徹底明白;陰云也并非離開青天而有,那么,陰云便翻成妙用此時方可言“煩惱即菩提”,此時方可言“無修無得無證”到此處算是破重關還是出牢關?這屬于法身向上嗎?答:還是這句話:若還有三關的概念在,那就連初關也沒破三關是實修的圭臬,不是拿來當理論討論的不到破重關的境界,遑論初關;不到破牢關的境界,遑論初關、重關;不到“無修無得無證”的境界,遑論三關6)禪宗祖師不依經、不依佛說嗎?)禪宗祖師不依經、不依佛說嗎?問:宗下祖師之所謂不依經,不依佛說,趁興而發(fā)的一種教育。

    答:哦?宗下祖師不依經、不依佛說?其實,宗下祖師落實了經義、實踐了佛說呀!問:對!對!宗下祖師才是真正落實了經義、實踐了佛說??!答:可能是某些語句障了你的眼,比如:打死了喂狗!那是要打死問話者的妄念,使他剎那之間妄念嘎然而止既不是要打死問話者這個人喂狗,更不是要打死世尊喂狗問:看您的話心稍寬些答: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過不在經,而在于人從根本上說,宗下教下是一致的7)禪的實相怎么看不到?)禪的實相怎么看不到?問:禪是實相?請問齊老師禪相是什么?俺怎么看不到答:看不到就老實打坐去如果不收拾好這“纏相”,就越發(fā)看不到“禪相”了臘月三十若到,不手忙腳亂才是好手56、認識公案、認識公案(1)禪宗公案繁多)禪宗公案繁多問:禪宗公案繁多,不免魚龍混雜,以至有人說禪宗是騙子,應如何對待?答:“公案繁多”與“魚龍混雜”又是怎么聯(lián)系在一起的呢?說這話的人是不是騙子呢?(2)禪宗祖師的語錄,是不是要開悟后才好去看?)禪宗祖師的語錄,是不是要開悟后才好去看?答:悟前看是為了打開,悟后看是為了除習氣(所謂保任)3)剛識得本來面目是否就應該通達這些禪門公案?)剛識得本來面目是否就應該通達這些禪門公案?答:這倒未必:就象剛進學校門就能讀大部頭小說一樣。

    這也要看夙世的習性,禪宗根性的人通得快些4)為什么古禪師說話都這樣拐彎抹角的?)為什么古禪師說話都這樣拐彎抹角的?答:并非拐彎抹角舉個例子說吧:比如你家來了個遠客,你岳母問你“這是誰?”你會很詳細的告訴她這就象教下的語言如果你岳母指著你愛人問“這是誰?”你恐怕不會這么詳細地介紹吧遮詮:不識!表詮:是你!緩和的:哈哈!你都不知道,還有誰知道?。?)翻成現(xiàn)代文,古意容易喪失)翻成現(xiàn)代文,古意容易喪失甲:請把公案翻譯成現(xiàn)代文,這個適合我!對癥就是好藥!答:哈哈!變了味的藥可能會吃出病來的乙:翻成現(xiàn)代文,有些古意容易喪失答:對!翻成現(xiàn)代文,古意確實容易喪失我就見過一些不倫不類的所謂“翻譯”文章圓悟禪師在碧巖錄著語里自稱“夾山”,有人竟翻譯為夾山善會禪師丙:“兩足尊”,有的人翻譯成英語后,竟成了:有兩只腳的尊貴人答:佛法并不象他們說的那樣浮淺如果有人翻成“兩條腿”,另有翻成“兩只腳”者出來爭論,這更令人啼笑皆非然而,類似的爭論在網上卻比比皆是57、公案常用語旁通(1)什么是“芥子納須彌”?)什么是“芥子納須彌”?答: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問:須彌山如何容于芥子?答:這個小小的壇子是不是小如芥子啊?(別的地方不說,光樂趣園就有萬把個論壇。

    問:爆米花就是芥子納須彌答:五燈會元 有一則“芥子納須彌”公案:江州刺史李渤問:“教中所言,須彌納芥子,渤即不疑芥子納須彌,莫是妄譚否?”師(歸宗智常禪師)曰:“人傳使君讀萬卷書籍,還是否?”曰:“然師曰:“摩頂至踵如椰子大,萬卷書向何處著?”李俯首而已2)何謂“孤峰頂上草里坐”?)何謂“孤峰頂上草里坐”?答:所謂“孤峰頂上”,是比喻語言不到處所謂“草里坐”,是說祖師為人,不惜渾身落草孤峰頂上,是不落語言的不管是“離念靈知”也好、“究竟佛性”也好,都說不到它他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然而,祖師總要啟發(fā)問契入它呀,所以不惜渾身落草,提出種種的善巧方便比如這個“離念靈知”,問若一下子契入,必是一切不可得,連這個“離念靈知”也不可得若不契入,而是在文字上非要找出個東西,那早已不“離念”了,也不會“靈”了,結果成了一種知解(法塵),進而再對這個知解評說,那能評到“離念靈知”本身么?他評的是他自己的理解,是他自己所起的法塵還硬說他的理解就是人家原來的意思,其實并非原來的意思,只是他的理解而已元音老人在世時,就看到過這樣的批評文章,老人一笑置之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當然一笑置之老人說了什么?“阿誰見余開口來!”(3)“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問:(1)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2)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3)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此三種是用功的過程,第一種與第三種有何區(qū)別呢?答:(1)見山執(zhí)取山,見水執(zhí)取水執(zhí)山排除水,執(zhí)水排除山此即楞伽經里講的“建立與誹謗”3)見山正是山,見水正是水見山不礙水,見水不礙山菩薩離開兩邊建立與誹謗,是名菩薩入歡喜地問:有沒有可能不經過第二段直接就到第三種呢?答:有??!雖然現(xiàn)今我沒見過,古代就有比如:廣額屠兒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那個4)如何理解“朗月當空,尤是階下漢?”)如何理解“朗月當空,尤是階下漢?”問:如何理解(曹山禪師)“朗月當空尤是階下漢?”答:“朗月當空”也不可得,才算“登堂入室”5)“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問:(船子和尚)“竿頭絲線從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答:任憑你該干啥就干啥,只要不妄想執(zhí)著,心態(tài)自然不一樣問:“清波”是指什么?答:是指終日吃飯、終日穿衣問:怎么算“不犯”?答:沒咬著一粒米、沒掛著一絲紗,才算不犯問:然后怎么樣?答:既已不犯,慢說“然后”,連“然前”也沒有58、鋸解公案、鋸解公案(1)大梅還我核子(1)大梅還我核子問:請老師解釋這個公案:龐居士問師:“久響大梅,未審梅子熟也未。

    師云:“你向什么處下口士云:“與么則百雜碎也師云:“還我核子來答:先拿核子來,然后再解釋問:請慈悲解釋答:套一下碧巖錄的格式吧:垂示云:大凡提持綱宗,須是英靈底漢,撥著便轉,剔起便行若還擬議籌思,早是一場敗闕了也路逢劍客須呈劍,未出鞘前已決出,這是什么人的作略?試舉看:舉:龐居士問大梅法常禪師:“久響大梅,未審梅子熟也未?”【離不開這一套!探桿影草師云:“你向什么處下口!”【莫道有事好!小心中圈套士云:“與么則百雜碎也早知你會這么道莫見誰都這么弄琵琶,遇到打鼓者弦便折師云:“還我核子來賴有這一著!其實也是草龐蘊居士遍參石頭、馬祖兩大老乃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么人?”頭以手掩其口,豁然有省一日,石頭問曰:“子見老僧以來,日用事作么生?”士曰:“若問日用事,即無開口處乃呈偈曰:“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頭頭非取舍,處處沒張乖朱紫誰為號,北山絕點埃神通并妙用,運水及搬柴曰:“子以緇邪,素邪?”士曰:“愿從所慕遂不剃染后參馬祖,問曰:“不與萬法為侶者是甚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士于言下頓領玄旨,乃留駐,參承二載有偈曰:“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團欒頭,共說無生話自爾機辯迅捷,諸方向之。

    明州大梅山法常禪師者,襄陽人也幼歲從師于荊州玉泉寺初參馬祖,問:“如何是佛?”祖曰:“即心是佛師即大悟,遂至四明梅子真舊隱縛茆燕處馬祖聞師住山,乃令僧問:“和尚見馬大師得個甚么,便住此山?”師曰:“大師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這里住僧曰:“大師近日佛法又別師曰:“作么生?”曰:“又道非心非佛師曰:“這老漢惑亂人未有了日!任他非心非佛,我秖管即心即佛!”其僧回,舉似馬祖,祖曰:“梅子熟也!”頌曰:慣向滄冥釣巨鰲,【慣于滄冥行船者,也須小心溝坎即心是佛任逍遙乃師都不奈何,何況乃友!】承想收來成一擔,【沒承想會打折釣竿力充何妨單頭挑莫道無事好有事也是無事慣向滄冥釣巨鰲”,此一句頌龐居士問師“久響大梅,未審梅子熟也未”馬祖早就說過“梅子熟也”,他還去這么問,豈非多此一舉!其實不然,馬祖說并不等于大梅自己說,龐居士是檢驗大梅,看他自己怎么說即心是佛任逍遙”是頌師云“你向什么處下口”大梅若答“熟”,恰是巨鰲,正好被龐居士釣著若答“未熟”,則不可離師過早,不堪住山了也一句“你向什么處下口”便輕輕脫開,熟向什么處下口?不熟又向什么處下口?“承想收來成一擔”,龐居士見他答“你向什么處下口”,他若落在“即心是佛”上,抱著“即心是佛”不放,自以為有所證,也會這么答。

    也就是說,“你向什么處下口”可能是“梅子熟了!你向什么處下口?”若如此,那就是“百雜碎”了杜撰禪和,如麻似粟!“力充何妨單頭挑”頌師云“還我核子來”你以為我答“熟”就一定是有所證么!在我這里,熟是熟、不熟也是熟,“即心是佛”是“即心是佛”,“非心非佛”也是“即心是佛”說個“熟”、說個“即心是佛”,你也不奈我何!龐居士便休且置諸位說說看,那“核子”是什么?(良久云:莫努眼睛!)問:我胡思亂想:你龐居士說個“百雜碎”正是于無下口處下了口(“梅子熟了!你向什么處下口?”,是你龐居士落在“熟”上,你落在“熟”上,才有了“生熟”百般雜碎于我可沒有兩樣),所以梅子早被吃掉了,這核子就是見證答:哈哈!“青原白家酒三盞,吃了卻道未沾唇問:是不是我身上的“酒味”也象“核子”一樣留下了“見證”而不自知啊?還是老師在說早已體會過佛性的味道卻不能認取,請老師直指答:其實,老人早已直指過多回了那就直指:所謂“核子”,正是那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靈知之性所謂“酒味”,正是那六大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然而,老人每說到“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靈知”時,總會隨后掃掉,告訴你靈知也不可得你知道這是為什么么?問:哦,原來“核子”是“皮膚脫落盡,唯露一真?!钡撵`知之性啊。

    因為“無智亦無得”,凡有所得,皆非實相,實相是一法不立,一塵不染的所以這靈知也不可得對嗎?答:“核子”不僅取不得,而且舍不得無形無相、含一切相,不生不滅、攝盡生滅,非造作所成,本然如是2)欽山一鏃三關(2)欽山一鏃三關問:碧巖錄舉:良禪客問欽山:“一鏃破三關時如何?”山云:“放出關中主看良云:“恁么則知過必改?”山云:“更待何時!”良云:“好箭放不著所在山云:“且來阇黎!”良回首山把住云:“一鏃破三關即且止,試與欽山發(fā)箭看山打七棒云:“且聽這漢疑三十年!”回首未必為錯,這里錯在哪里?答:錯在你這一問本來海清河晏、天下太平,你這一問,事生也問:容不得公案草草裁判答:果然!果然!問:路見不平時如何?答:別讓刀拔了你3)白云汝怕人笑(3)白云汝怕人笑 舉公案:白云端禪師有逸氣,少游湘中時會禪師新自楊岐來,居云葢,一見,心奇之,與語每終夕會忽問曰:“上人落發(fā)師為誰?”對曰:“茶陵郁和尚會曰:“吾聞其過溪有省,作偈甚奇能記之否?”端即誦曰:“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會大笑而去,端愕然左右視,通夕不寐明日,求入室,咨詢其事,時方歲旦會曰:“汝見昨日作野狐者乎?”對曰:“見之。

    會曰:“汝一籌不及渠端又大駭,曰:“何謂也?”會曰:“渠愛人笑,汝怕人笑端因大悟于言下渠愛人笑,汝怕人笑”何意?答:老人直指離念靈知,你真認取了么?并非別人笑你你才疑,其實是你自疑下文分段批注:)白云端禪師有逸氣,少游湘中時會禪師新自楊岐來,居云葢,一見,心奇之,與語每終夕答:楊岐方會禪師是臨濟宗楊岐派的立派大祖師,他從楊岐剛到云葢(楊岐、云葢都是地名),就遇上了白云守端禪師(后來繼承了楊岐的衣缽,是楊岐派第二代祖師),師徒倆初見便很投緣,往往終夜暢談會忽問曰:“上人落發(fā)師為誰?”對曰:“茶陵郁和尚會曰:“吾聞其過溪有省,作偈甚奇能記之否?”端即誦曰:“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答:看來當時白云端禪師是認取了“神珠一顆”(也就是離念靈知)真的認取了么?未必真呢這個“未必真”,恐怕連他自己也未發(fā)現(xiàn),他還以為是真的認取了呢會大笑而去答:哈哈!否定你一下,考驗考驗,看你是不是真認取端愕然左右視,通夕不寐明日,求入室,咨詢其事答:果然經不起考驗時方歲旦,會曰:“汝見昨日作野狐者乎?”對曰:“見之會曰:“汝一籌不及渠端又大駭,曰:“何謂也?”會曰:“渠愛人笑,汝怕人笑。

    答:“昨天法會上,你看見那幾個野狐禪是什么樣子了么?”答:“看見了答:“有一個地方你還不如他們呢答:“這從何說起呀?”答:“他們嘩眾取寵,喜歡人們笑你卻怕我笑,我一笑你,你就自生疑惑以至于通夜睡不著,這不,天一亮你就來問我了吧端因大悟于言下答:這一下白云端禪師徹底斷了疑根,故稱“大悟于言下”諸位心密同仁哪!咱們之中,有幾個不知道離念靈知!又有幾個不疑著離念靈知!曾幾何時,網上那幾只野狐一叫,你真的不曾心動么??。?)大蟲一腳踏倒 (4)大蟲一腳踏倒問:碧巖錄長沙鹿苑招賢大師,法嗣南泉,與趙州、紫胡輩同時,機鋒敏捷有人問教便與說教,要頌便與頌爾若要作家相見,便與爾作家相見仰山尋常機鋒,最為第一一日同長沙玩月次,仰山指月云:“人人盡有這個,只是用不得沙云:“恰是,便倩爾用那仰山云:“爾試用看沙一踏踏倒仰山起云:“師叔一似個大蟲后來人號為“岑大蟲”沙一踏踏倒”是不是指透過自己的身心妄念,就能得到法界身呢?所謂“打得念頭死,許汝法界身”答:也該將你一踏踏倒5)云門何是法身(5)云門何是法身問:碧巖錄舉:僧問云門:如何是法身?門云:六不收請問,如何是化身?答:不收六問:碧巖錄說:“云門道六不收,直是難構。

    若向朕兆未分時構得,已是第二頭如何落得第一頭?答:朕兆未分時問:是事見得,聞得,覺得,唯議不得,薦不得,更求不得答:無言便議得,無心便薦得,無欲便求得問:老師,您不是也想讓小僧聞之失笑吧答:那你也笑得6)趙州柏樹成佛(6)趙州柏樹成佛問:僧舉“柏子樹有佛性也無”問趙州和尚,州曰:“有僧問:“柏子樹何時成佛?”州曰:“虛空落地時僧:“虛空何時落地?”州:“柏子樹成佛時植物有佛性也無?答:哈哈!你若無,植物便有你若無虛空落地時植物便有柏子樹成佛時7)上座翻卻茶銚)上座翻卻茶銚問:碧巖錄 舉:王太傅入招慶時朗上座與明招把銚朗翻卻茶銚太傅見,問上座:“茶爐下是什么?”朗云:“捧爐神太傅云:“既是捧爐神為什么翻卻茶銚?”既是捧爐神為什么翻卻茶銚?答:捧爐不如捧人問:阿彌陀佛,妙!請問老師,如何捧人?答:這么捧:念一聲阿彌陀佛,喊一聲妙問:“茶爐下是什么?”請接一句,不許塌翻茶爐答:丙丁童子8)南泉斬貓息爭)南泉斬貓息爭問:碧巖錄“南泉斬貓息爭”,若作貓叫,南泉會說“誰讓你亂叫,斬!”,一劍斬斷如果說“貓在這老漢手中,生死已分明”,南泉將作么道來?答:哈哈!今人比古人膽大問:今人膽、古人膽向前一拜,將貓?zhí)嶙摺?/p>

    答:子若在,恰救得貓兒問:頂禮答:莫回頭?。吹叮。﹩枺亨耍。獙⒌犊冲e人答:喵?。?)德山末后無句)德山末后無句問:恭請老師也來演繹德山托缽公案答:還是看看佛說的末后句吧:這是四十二章經其中一章,請看末后一句吧: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問:各位,一切平等,一切無礙,隨心無滯,當下如是,既是開悟,既是法身成就就是“末后句”“祖師禪”答:末后句無這些閑家具:“一切平等,一切無礙,隨心無滯,當下如是,既是開悟,既是法身成就問:末后句是了脫生死的工夫已經做到家了所以他說末后無句,末后句是工夫,了脫生死的工夫!答:你知道“坐脫立亡不無,先師意未夢見在”這個公案么?問:中國唐代高僧巖頭和尚被盜賊斬首的傳說:巖頭和尚生前經常對弟子們說:“當我死的時候只有一聲哀鳴果然,當盜賊要砍下巖頭和尚的腦袋和時,只聽到他大叫一聲,據說聲傳數里之外答:可見“末后句”并不是指的坐脫立亡問:想想“德山托缽”,還是有如蒼蠅叮蛋,無處下口答:說起“德山托缽”,我倒有個問題:難道是師父不如弟子么?還有:什么是“末后句”?問:怎么大家都問這個問題?我提不起疑來答:那就別管他了問:實相無想無不相,這是末后句。

    答:還不是末后句,末后無句巖頭瞞人處,無句偏有句這本無始末,卻道只這是問:什么是“末后句”?饞“末后句”答:干脆告訴你好了:能使問當下打開本來的話,即使未開口,也是“末后句”若不能,縱使說得天花亂墜、地涌金蓮,也是“輸卻一半”59、禪宗武庫、禪宗武庫(1)臨濟將軍四料簡三要語)臨濟將軍四料簡三要語【四料簡四料簡】問:照、用都是賓,另有其主這個主在與照用并提時習慣上叫什么名字知了不清楚換種說法就是法、報、化答:很有趣的對應:法、報、化 覺、照、用 主、謂、賓 有時有照無用奪境不奪人有時有用無照奪人不奪境有時照用雙舉人境具不奪有時照用雙泯人境具奪三要語】【三要語】問:“若到作家面前,將三要語印空、印泥、印水驗他”這里的三要語,就是臨濟老祖的三要么?答:印空、印泥、印水,便是三要語問:如何是印空、印泥、印水?愿聞其詳答:印空看他是否“說來句句空,行時處處有”其實,只這“說來句句空”就已經是“有”了,有個“空”在印泥痕跡宛然!比如:“我開悟了”(悟跡宛然)或者“我沒開悟”(迷跡宛然)印水落在“無事甲”里,乃至以為不存在“解脫”這回事,象流水一樣,見低處就停滯這種人不適合修無上道,不能跟他講無上佛法。

    涅盤經 云:為非器眾生說無上道,是菩薩謬以三要語印他,若真,必不落空有,必不滯兩邊,必不迷有無,如“之乎者也!衲僧鼻孔,大頭朝下若也不信,問取東村王大姐”若假,“便見方木逗圓孔,無下落處2)曹洞士民君臣頌四禁偈三滲漏)曹洞士民君臣頌四禁偈三滲漏【君臣頌】【君臣頌】問:僧問洞山:寒暑到來如何回避?洞山道“何不向無寒暑處去”此是偏中正僧云:“如何是無寒暑處?”山云:“寒時寒殺阇黎,熱時熱殺阇黎此是正中偏雖正卻偏,雖偏卻圓曹洞錄中,備載子細若是臨濟下,無許多事,這般公案直下便會答:以上那么道,洞山臨濟有什么不同啊?喝!(這一喝,如金剛王寶劍耶?如踞地金毛師子耶?如探竿影草耶?不作一喝用耶?)問:哈哈,果然不同!答:也有同處:金剛王寶劍正中偏踞地金毛師子偏中正探竿影草正中來一喝不作一喝用偏中至還有個“兼中到”如何處理呀?問:喝!答:莫魯莽!問:哈哈,果然瞞老師不得.答:o 問:夏日炎炎,老師和師兄們要注意防暑答:兼中到四禁偈四禁偈】問:我曾問一位師兄:“聽說你見性了?”他的反應簡直象挨了罵一樣!哈哈!答:洞山禪師四禁偈:“莫行心處路,不掛本來衣何須正恁么,切忌未生時古人既知這是“當今諱”(“當今”是指皇上,“諱”是忌諱、名諱,犯了皇上的名諱要殺頭的。

    比喻犯之者便斷送了法身慧命),便用別的語言來描述開悟見性:常住真心這就是“心處路”打開本來這就是“本來衣”正恁么時如何如何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然而,這四種說法用的多了,也含有了“證圣”之意所以洞山禪師來了個四禁偈為什么要避諱?為什么要禁忌?因為有凡有圣、有高有下,不能平等一如,分明是分別心作祟,那跟開悟見性是不沾邊的問:“切忌未生時”?觀照,正是“未生時”,“忌”什么?難道是指“觀什么照呀”?答:何止“未生時”,即心處路、本來衣、正恁么,不都是見性么須陀洹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問:改稱“一禁偈”就省啦答:o-【三滲漏】【三滲漏】問:老師,好象有“三種滲漏”,行人當知是哪“三種滲漏”啊?好象有一個是語滲漏,還有就記不清了,老師禪書讀的多,給講講答:洞山禪師所說的三種滲漏:曹洞宗開宗祖師洞山良價禪師,將修行者所易陷入之弊害歸納為三種:“末法時代,人多干慧,若要辨驗真?zhèn)?,有三種滲漏一)見滲漏:猶有我見法見之意,執(zhí)著于知之對象,而不見真實意謂修行者猶有我見、法見不空,不能徹見諸法實相即所謂“機不離位,墮在毒海二)情滲漏:猶存情識之意,取此舍彼,乃含有彼此對立之思維方法即所謂“滯在向背、見處偏枯。

    三)語滲漏:滯礙于語句,不知文字僅為了悟真理之工具,徒然用心于文字、語言之解明指滯迷于文字言句之見解即所謂“究妙失宗,機昧終始下文分段解釋編者按)問:“見滲漏,機不離位,墮在毒海離什么位?“毒?!笔侵甘裁??是不是說橫生知見,左右拘泥?答:例如,“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若答“魚龍蝦蟹向何處著!”便是機不離位這并非橫生知見、左右拘泥,而是不能離開“西江水”之語脈,這就是機不離位因為見地不真,眼光不明,不能洞察言句真實義,才會如此,故謂之見滲露問:“情滲漏,智常向背,見處偏枯向背”之說,可得聞乎?“偏枯”是指怎樣的錯誤?答:例如,說到“一真一切真”,便放縱貪欲,立論求取,此謂之“向”;說到“一假一切假”,便力圖斷念,排斥一切,此謂之“背”都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知道“皆是虛妄,凡所有相”么?怎么能見到“虛妄”呢?正是這些相??!若如此,便不偏枯為什么會偏枯呢?只因情見未盡故謂之情滲露問:“語滲漏,體妙失宗,機昧終始為甚么“體”叫語滲漏,而不叫“見滲漏”答:例如古之“心性禪”,講心說性,指為妙體,左說右說,橫說豎說,分明立了一法,不能“阿誰見余開口來”所說之“體”,其實非體,而是光影或者概念。

    因未見體,故不名“見滲露”他要立言,故謂之語滲露下文分段解答編者注)問:我的理解是否歪了?為何叫“滲”漏?這是超高手對高手的評價?答:莫如說:是超越高低者對“高手”的評價問:見滲漏,緣木求魚,出網入籠答:如麻似粟問:情滲漏,剪有剪空,誰剪剪刀答:扔了剪刀可也問:語滲漏,即空即有,亦是戲論答:為何戲論?只因立論3)云門天子一曲三句)云門天子一曲三句【一曲三句】【一曲三句】問:舉僧問:“如何是云門一曲?”師云:“臘月二十五進云:“唱者如何?”師云:“且緩緩為什么云門說“臘月二十五”?答:前幾年有人問過我,我是這樣答的若錯請批評:問:云門以“臘月二十五”答僧問“如何是云門一曲”并繼“唱者如何”之問,進答“且緩緩”是何意思?所謂“且緩緩”者,是否示“距臘月三十尚有幾日”,故云“且緩緩”,已示其對生死之幽閑無掛礙之心境?答:這是兩問,先討論第二問:禪宗里確曾用“臘月三十”比喻死到臨頭若這里的“臘月二十五”是對“死到臨頭”而講,那么“且緩緩”就是等死的意思了為什么解脫者幽閑無掛礙?因為他已親證“本無生死”若未親證“本無生死”,面對生死,應生起“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的緊迫感,這是一個修行人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

    面對生死”與“幽閑無掛礙”在修行人那里是不能并存的!一朝打破漆筒,親證“生死涅盤等空華”,才可能真的“幽閑無掛礙”故知云門的“臘月二十五”并非對“臘月三十”而言,答他“正月二十三”也不失云門意僧問“如何是云門一曲”是“驗主問”,要檢驗云門的境界,要探探云門宗的宗風云門一句含三句函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這是云門宗的宗風函蓋乾坤,即佛性攝盡一切法截斷眾流,即斬斷一切妄想執(zhí)著換句話說,截斷眾流是大死,函蓋乾坤是大活死中得活后如何?“空假不立中亦無,化做春泥群芳護”隨波逐浪去也!應一切緣度一切眾生,而無一眾生可度;對一切機說一切法,而無一法可說這豈是用語言能闡明、用思維能測度的么?答他一句無意味的話,截斷他的思維,以期他能函蓋乾坤、隨波逐浪,這就是云門問“曲”答“日期”的一片苦心這僧并非不解云門意,“唱者如何”的“者”做“這”講,我就唱這么一曲好不好?即:我放下一切分別取舍,再也不打任何妄想了云門恐他落入斷見,那就不能函蓋乾坤乃至隨波逐浪了,故云“且緩緩”,其義與“承當個事,大須仔細”頗同須通過這公案契入“云門三句”始得問:那么,可不可這么說,臘月三十一是函蓋乾坤句、臘月三十截斷眾流句、臘月二十五隨波逐浪句。

    答:妙!【“對一說”和“倒一說”】【“對一說”和“倒一說”】問:云門“對一說”和“倒一說”各應什么機?答:應的都是“如何”機一個是“一代時教”教,一個是“不是目前機,亦非目前事”禪問:我看都是殺人刀殺人刀就是活人劍吧?答:殺人刀斬斷一切世間情見活人劍應機起無量無邊妙用4)趙州茶)趙州茶問:老師是建起網上道場,大做虛擬佛事!哈哈!答:哈哈!網上道場不是我建的,虛擬佛事是大家做的我給大家送茶來了o何:壇是心中壇,茶為趙州茶?心眼看心壇,誰喝趙州茶?答:何兄!吃茶去60、網上語錄、網上語錄(1)請問老師,哪里不是清凈法身?)請問老師,哪里不是清凈法身?答:清凈法身2)無情有心嗎?)無情有心嗎?答:你若沒有它就有3)若喚作雨聲則瞎!不喚作雨聲則觸,喚作什么聲?)若喚作雨聲則瞎!不喚作雨聲則觸,喚作什么聲?答:不喚作雨聲也瞎!乙:請問老師,如何是不瞎?答:【等閑垂一釣不患聾,問什么!】(4)先有輪回,還是先有無明呀?)先有輪回,還是先有無明呀?問:先有輪回還是先有無明呀?這可是一個象雞生蛋,蛋變雞一樣的難題答:曾有人問元音老人“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老人瞪了他一眼,大聲說:“先有你!”(5)一人出家,九族超升)一人出家,九族超升問:某法師前幾天讓我參的話頭,請老 lvm 師和大家指教:既然“一人出家,九族超升”,目犍連尊者因何還要救母?答:這豈不正是“一人出家,九族超升”么。

    6)得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得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問:請教老師:“得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答:你不就是沒有藏身么7)“色身不壞”做何解?)“色身不壞”做何解?問:請教“色身不壞”做何解?“色身不壞”,到底是永遠健康長壽呢,還是象六祖慧能一樣,人死留個不壞肉身呢?答:頭出頭沒不正是色身不壞么8)白刃臨頭時如何?)白刃臨頭時如何?問:白刃臨頭時如何?答:囫勿+力!問:是“誰”的頭落地?答:墮也?。?)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答: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問:未見!答: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問:無事生非答:若如此,也難怪道“未見”10)萬法歸一)萬法歸一 一歸何處一歸何處?甲:萬法歸一 一歸何處?能否答:歸你心處?答:否!乙:無所歸無所不歸呢?答:否!乙:不對?答:“戲論謗”也對么?(11)未見魚頭,卻見魚尾)未見魚頭,卻見魚尾問:前三三與后三三,人家陀螺我家轉蚊子吞卻鐵牛去,石頭開花種良田還有魚嗎?答:哈哈!未見魚頭,卻見魚尾問:好一個漁夫!答:只見漁夫,可見魚么?問:若魚可見,連漁夫也一同網去答:相救!相救!問:阿哪個網困著您?。?2)知妄原非妄,識真真不真)知妄原非妄,識真真不真問:知妄原非妄,識真真不真,長嘯動天地,輕歌快吾心。

    答:好偈!知妄原非妄“知”之一字,還喜聞不?識真真不真猶帶“識”在長嘯動天地聲震三十里輕歌快吾心還有這個在呀??。?3)清凈悠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清凈悠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問:“清凈悠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觀照朗然,此時也是法塵影事嗎?答:哈哈!什么不是法塵影事?(14)無禪可問如何?)無禪可問如何?答:哈哈!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處問長安15)無始的同義詞是“當下”)無始的同義詞是“當下”問:我理解的“無始”的反義詞是“當下”答:哈哈!它的同義詞也是“當下”16)把“巢”拿掉,“鳥”歸哪兒去?)把“巢”拿掉,“鳥”歸哪兒去?【鳥巢】:明心見性是什么東西!尚有十萬八千距離答:把“巢”拿掉,“鳥”歸哪兒去?問:萬里無云萬里天答:狂風暴雨來也!問:道是無晴卻有晴,嘻嘻答:何不道:不曾濕著羽毛尖?。?7)理解是心魔,不理解是死魔,且道如何不是魔?)理解是心魔,不理解是死魔,且道如何不是魔?問:怎樣理解古人說的“起心動念是天魔,不起心動念是陰魔,道起不起時是煩惱魔答:哈哈!理解是心魔,不理解是死魔,且道如何不是魔?問:老師,俺昨日入了心魔,今日入了死魔,怎生是好?答:哈哈!那就這么著好:起心動念是妙用佛,不起心動念是涅槃佛,道起不起時是不可思議佛。

    點擊閱讀更多內容
    最新文檔
    傳統(tǒng)文化道德不是高懸的明月而是腳下的星光.pptx
    世界無煙日關注青少年成長健康無煙為成長護航.pptx
    五四青年節(jié)詩詞贊歌五四青年自強不息.pptx
    XX學校班主任培訓用心管理慧做班主任.pptx
    拒絕熬夜健康養(yǎng)生規(guī)律作息遠離亞健康.pptx
    兒童成長手冊時光里的童真印記.pptx
    幼兒園夏季傳染病預防指南預見夏天健康童行夏季傳染病預防科普.pptx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快樂學習高效學習正視壓力學會減壓.pptx
    員工職業(yè)道德與職業(yè)素養(yǎng)培訓遵守職業(yè)道德提高職業(yè)修養(yǎng).pptx
    2025職業(yè)病防治法宣傳周健康守護職防同行.pptx
    XX幼兒園防災減災安全教育臨災不亂安全童行學會保護自己.pptx
    在2025年縣教育工作大會暨高考備考工作推進會上的講話發(fā)言材料.docx
    在2025年縣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會議上的講話發(fā)言材料.docx
    在2025年全市慶?!拔逡弧濒邉趧幽7侗碚么髸系闹v話發(fā)言材料多篇.docx
    2025年稅務局青年代表在五四青年座談會上的發(fā)言材料3篇.docx
    在2025年市委全體會議上的主持講話發(fā)言材料.docx
    2025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點材料.docx
    在2025年全市青年干部慶祝五四青年節(jié)大會上的講話發(fā)言材料多篇.docx
    在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上的講話發(fā)言材料.docx
    縣文旅局黨組書記在五一假期及夏季旅游安全生產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發(fā)言材料.docx
    賣家[上傳人]:阿寶
    資質:實名認證